以下属于语录体和对话体论辩文著作的是 哪一部是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一、下列议论文中,其中文体属于“语录体”的是楼上的,你学过语文没,文言文不是一种文体,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,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,也就是说文言文是古代人使用的语言,而不是一种文体。而楼主问的是《孟子》的文体,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栽(或样式、体制),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,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,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。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,属于形式范畴。文体的构成包括表层的文本影响,如表达手法、题材性质、结构类型、语言体式、形态格式,以及深层的社会影响,如时代灵魂、民族传统、阶级印记、作家风格、交际境域、读者经验等。文体的特征及其划分,往往取决于其层面结构中某些影响的强化、突出或变异。文体主要分为诗歌、赋、骈体文、词、小说、散文、戏剧 和应用文。而《孟子》属于散文,是先秦诸子十家的重要代表作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十家: 儒,道,阴阳,法,名,墨,纵横,农,杂, 小说 《论语》 《孟子》 《荀子》 《老子》 《庄子》 《韩非子》 《墨子》 先秦诸子散文进步三阶段: 春秋末期:《论语》《墨子》 语录体为主 战国中期:《孟子》 《庄子》语录体向专题论文进步 战国末期:《荀子》 《韩非子》专题论文 第一阶段:《论语》 《墨子》 语录体为主 《论语》: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,有孔子弟子所记.语言接近口语(师生谈话录),没有过多修饰. 《墨子》:此书也是墨子弟子所记.文章质朴,较少文采,但逻辑性强,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,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. 第二阶段:《孟子》 《庄子》 语录体向专题论文进步 《孟子》:实则仍为语录体,但《孟子》是当场纪录,作者就是孟子.是一本集体著作,其中大量采取对话,双方都有所辩驳,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进步. 《庄子》: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,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,论辩,对答,正面阐明自己的见解.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,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. 第三阶段:《荀子》 《韩非子》专题论文 《荀子》:其文多长篇大论,大抵论点明确,层次清楚,句法整练,词汇丰富. 《韩非子》:其散文特点锋芒锐利,议论透辟,推证事理,切中要害 1,摆脱了语录体,成为专题论著. 2,不一个学派的集体著注,而一个学者的个人论文集. 3,不是以驳论文为主,而是以正面论述为主.二、求!!!中国古代语言学特点注重书面语的死的语言的研究,轻视活的口语.注重语言内部要素的研究,对语音词汇语法很有建树,忽视语言的外部影响研究.有专门研究语义的训诂学,有记录整理语义的传统,有数不胜数的词典.研究的风格是很扎实很仔细,不浮躁,朴实无华,是正宗的朴学.从朴学,可看出中国传统语言学重视语言材料的统计,而轻视语言制度的探索.三、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是代表了先秦的最高成就?古代散文:我国古代,为区别于韵文、骈文,凡不押韵、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,包括经、传、史书在内,一律称之为散文。 我国古代散文的进步历程: (1)先秦散文: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。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,如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庄子》;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,凡记述历史事件、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,如《左传》。 (2)两汉散文: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《史记》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。东汉以后,开始出现了书、记、碑、铭、论、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。唐宋散文: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,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,出现了文学散文,产生了不少杰出的山水游记、寓言、传记、杂文等作品,著名的“唐宋八大家”也在此时涌现。 (3)明代散文:先有“七子”以拟古为主,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“皆自胸中流出”,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。清代散文: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,注重“义理”的体现。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划重点,分为13类,包括论辩、序跋、奏议、书说、赠序、诏令、传状、碑志、杂说、箴铭、颂赞、辞赋、哀奠。四、2010年邯郸市初中生升学模拟考试(二)语文参考答案2010年初中生升学模拟考试(二)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(23分)1. (1)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;(2)商女不知亡国恨;(3)谁家新燕啄春泥;(4)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;(5)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(每空1分,有错字即不得分)2. ⑴挚;曙。(各1分,有错即不得分)⑵“忠”应为“衷”;“决”应为“绝”(各1分,有错即不得分)⑶友情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,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。(1分,句式句意无错即可得分)3. C;把“和”改为“讲了”。(各1分,有错即不得分)4.B(2分)5.(1)示例:一个秋月的黄昏,荒凉的古道上,西风劲吹,落叶缤纷,干枯的藤蔓缠绕着枝桠纵横的老树,几只黄昏归来的乌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梢头;潺潺的流水从小桥下流过,桥边一座茅屋,炊烟袅袅;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,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。(2分,描绘具体,语言生动即可)(2)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们孤独寂寞的乡愁以及对故乡的思念。(1分,答出“乡愁”和“对故乡的思念”,语言流畅即可。)6.A(2分)7.(1) 示例:同学们,玉树地震牵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,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,为灾区人民献一份爱心。(2分,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。)(2)示例:玉树不倒,生活坚定。或:为玉树死难同胞沉痛哀悼,愿你们一路走好!(1分,意思对即可。)第二部分(47分)一、(14分)8.(1)给予 (2)在 (3)通“横”,梗塞,不顺(4)在国外(各1分,意思对即可。)9. (1)不应该私心偏袒,使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。(2)(一个人的想法,只有)从脸色上显露出来,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,接着才能为大众所了解。(各2分)10.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;亲贤臣,远小人。(各1分,书写有误不得分。)11.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。(2分,有错即不得分。)12.要严明赏罚;要有忧患觉悟。(各1分)二、(11分)13.永年太极文化;永年太极拳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,深层的文化内涵和强身健体效果。(或③④⑤段首句)(各1分)14. 永年县是太极拳圣地其中一个;流传最广的杨氏、武氏太极拳均出自永年;全县习练太极拳的人数众多。(各1分,意思对即可。)15.示例:举例子;从“我国在各大中院校和社会广泛普及的简化24式就是以招式清楚大方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,演化而来的。”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永年杨氏太极拳影响之广。列数字;“据统计,目前全全球太极拳练习者中有80%的人练的是杨式、武式太极拳,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永年在太极拳界的地位。”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永年杨氏、武氏太极拳习练人数众多。(各1分)16.示例:走旱船。旱船以竹竿、纸、布等材料扎制而成,一人顶船(船心),船两边各有一人,主角手持竹竿作船公状与顶船者相互逗趣、答唱。多即兴表演,基本动作有行船、撑船、打旋等,还有锣鼓丝弦伴奏。(地域文化1分;说明性语言1分)三、(9分)17.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务;成长是一件最丰厚的事务;成长是一件最深沉的事。(各1分)18.略。(2分)19.“丰厚”有丰富、饱满、扎实的意思;文中是指,在成长的历程中,面对艰辛和挫折,积蓄力量,会使生活更加饱满,有厚度。(各1分,意思对即可。)20. 具体事例(成长标志+快乐感觉)(各1分)四、(13分)21.母亲认责,孩子认错;化解矛盾,教子负责。(各1分,意思对即可。)22.一开始划车,是出于孩子的顽劣天性。母亲询问时,开始“低头不说话”存有侥幸心理。儿子鞠躬,觉悟到自己错误。面对母亲张贴致歉信并承担所有责任,内心受到触动。挨门挨户,摁门铃道歉,并赠送纸船,诚恳致歉。(3分,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。)23.循循善诱,耐心细致,以理服人;(1分)冷静明智,诚信负责,善于为他人着想,教子有方。(1分)(意思对即可)24.这次“划车”事件让孩子学会了面对错误勇于负责的人生道理,必将对他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,但由于母亲处理方式得当,孩子的心灵受到了保护,没有留下任何心灵创伤。(3分,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。)25.围绕生活中“家人的教育行动”和“对我的积极影响”来谈即可。(3分) 请及时采纳吧!!!